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吴忠纯||古茶新晤记

 二维码 33
发表时间:2025-06-12 11:59作者:吴忠纯来源:西南文学网

甲辰荷月,望谟紫茶基地云纱半掩。杨炳芳引我穿行茶垄时,忽指山腰人影:「瞧!罗仕明先生早候在千年紫鹃母树下了!」——这竟是素未谋面的《黔八步紫鹃茶赋》作者与吴家茶馆传人的初逢。



茶树虬枝如篆,仕明抚干长吟:「‘根植郊纳镇’,原不知此根连着刘氏庄园的铜壶。」话音未落,山风骤起,茶浪翻涌似展柜里那幅捐赠文物拓片复活。我取出手机展示清代「吴记精洁」铜壶全形拓,紫斑驳的拓痕与茶树皴皮在光影间叠印,恰似《茶赋》中「天酿乳液,地呈琼浆」的具象注脚。



茶席设在古茶树洞窟前。杨总瀹泡紫茶,琥珀汤色漫过复刻的民国盖碗。「这茶器像不像贵府捐展的那只?」他笑问。我凝视碗沿茶沫:「当年祖父用它待客,茶规七分满;今日盛八步紫茶,恰满十分——因添了仕明墨香。」



罗仕明忽击节而歌,布依古调混着新填词句:「铜壶煮透三沸水,茶脉串起百代人!」声浪震落茶树露珠,跌进杨总测量古树腰围的皮尺刻度里。此刻恍见三影合一:

刘氏庄园展柜中静默的茶碾;

1700 岁母树新抽的紫芽;

《茶赋》手稿上未干的墨点。


归时赠礼意味深长:仕明予我茶树枝雕的毛笔「此可续写《茶馆三百年》」,我回赠捐赠文物图册副本「愿它伴新苗成古木」。山脚下糖包舞鼓点响起,阿幼朵歌声穿云而来:「茶是岁月皱褶里长出的春天——」



后记夜宿茶山,见杨总将「吴记精洁」拓片覆在育苗棚玻璃。月光下,清代铭文与紫茶嫩芽在玻面交叠,如茶汤注入古器。原来所有相遇早有伏笔:当《茶赋》提及「诸葛军营」,当铜壶反光映亮八步茶山,当仕明未访茶馆却写透茶魂——千年茶脉自会引知己相逢。


作者:吴忠纯,退休高级教师,黎峨城南吴氏第九代兴义吴家茶馆·精洁茶室第七代传人,人文兴义·兴义茶馆 300 年宣传员。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