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logoxiao.png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qrcode_for_gh_6cacc3437a78_258.jpg

扫描进入微刊

吴忠纯||甲辰年四月十二·屯堡茶旅札记

 二维码 72
发表时间:2025-05-10 13:05作者:吴忠纯来源:西南文学网

是日,从兴义至安顺走亲戚,热情好客的表哥表姐表弟等众亲带领我们漫步安顺屯堡,感悟 600 年军屯与茶烟的交织。



天台山:茶芽与烽烟的对话

晨雾未散时登天台山,六百年前的屯军石阶覆着苍苔,每一步都似踏进《茶经》的注脚。立于古寺飞檐下,见群山如碧浪翻涌的茶海,云雾缭绕处恍若"凤凰三点头"的茶艺韵律。表弟指点悬崖下蜿蜒的驿 道:"这便是马帮运茶入滇黔的咽喉。"恍惚间,茶篓摇晃的铜铃声与 明代戍边马蹄声在风中交织。




天龙屯堡:茶汤里的时空褶皱

屯堡驿站里,我手中的粗陶碗被嬢嬢反反复复盛满琥珀色老树茶,连续满满几大碗驿站茶入口的醇厚,恰似祖辈茶罐渗出的岁月沉香。此味已非寻常,实为屯堡人用茶汤篆刻的活态史诗。看《宽袍大袖展风采》歌舞,演员广袖翻飞竟与吴家茶室"关公巡城"的斟茶手法暗合 1——袖里乾坤藏着同源的礼韵。



旧州古城:月光揉茶的基因密码

斑驳城墙下,《春茶》诗碑的"夜晚奋揉茶"五字令指尖震颤。广顺 茶叶果树场红碎茶生产线上昼夜滚班月光下揉捻茶青的身影倏然浮现,掌纹里草木汁液浸染的印记隐隐发烫。恍见屯堡嬢嬢在门楼下炒茶,铁锅与竹帚的碰撞声,竟是明初军屯铁甲与茶篾交织的变奏。




本寨石巷:茶香与蹄印的共生

石板上深浅不一的蹄印,原是明代军马与当代旅人共享的时光刻度。四知堂里,屯堡嬢嬢正在冲泡毛尖:"这是用屯堡军灶余温焙的 茶。"青叶舒展如写意水墨,茶香漫过石墙与隔壁腊肉香缠绵——六百 年前戍边将士的军粮与江南茶种,在此完成味觉的世纪相拥。



苗岭屯堡:非遗宴席的当代注脚

暮色中踏进"屯滋味"总店,灌汤猪脚在砂锅里咕嘟作响。观其制 作方知匠心:土猪脚经五次油炸脱水,再以青花椒与骨汤慢煨,既承袭明军便于储存的智慧,又暗合茶道"去浮华存本真"的哲思。夹起颤 巍巍的猪脚,胶原蛋白凝成的琥珀色与杯中老树茶汤相映,恍惚见戍边将士就着粗茶大啖军粮的场景。今人以筷为笔,在味蕾上续写着" 味兼南北"的屯堡食志。



后记:茶脉与文脉的双重奔赴

作为第七代守茶人,此番游历更觉肩上重担:屯堡人以食物固守文化记忆,正如吴氏家族以茶汤延续人文薪火。归途抚摩随身茶囊,暗许心志——当使茶香如天龙屯堡的灌汤猪脚般,既存古法真味,亦 开时代新篇。毕竟,最好的传承从不是标本式的封存,而是让文化基因在当代生活中持续表达。



作者:吴忠纯,退休高级教师,黎峨城南吴氏第九代兴义吴家茶馆·精洁茶室第七代传人,人文兴义·兴义茶馆 300 年宣传员。


(编辑:罗仕明   审核:吉庆菊)

阅读后您觉得本站文章怎么样?
非常棒!
还不错
一般
极差
投票
查看结果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